校内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服務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科學評價當前我國智庫的發展現狀,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共同啟動2018年“中國智庫咨政建言獎”“中國智庫學術成果獎”“中國智庫創新人才獎”評選工作,現将我校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十九大報告關于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精神,更好地引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與發展,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的新格局,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
二、獎項設置
2018年評選工作将設置“中國智庫咨政建言獎”、“中國智庫學術成果獎”、“中國智庫創新人才獎”三個獎項。
三、評選及組織方式
1.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聯合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共同開展評獎工作,确保評獎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
2.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組建評獎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研究和部署評獎工作,彙總和審定申報材料,制定評獎流程和辦法,審核獲獎名單及評獎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機構與智庫評價研究室。
3.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評獎工作領導小組分别組建各獎項的專家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獨立開展評審工作,負責評獎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
4.各類獎項采取智庫機構主動申報,工作人員實地調研和專家組評審相結合的方式,以“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指标體系”為大綱,從吸引力、管理力、影響力三方面對國内智庫的咨政建言成果、學術成果和創新人才開展綜合分析與評價,以期堅定并鼓勵智庫用真正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服務于政策決策。
四、申報事宜
1.申報主體
中國境内的各類智庫機構。各智庫機構結合“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指标體系”,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選擇申報“中國智庫咨政建言獎”、“中國智庫學術成果獎”、“中國智庫創新人才獎”中的相應獎項(可選擇多項)參與評選。三大獎項的申報書詳見附件。
2.申報範圍
“中國智庫咨政建言獎”的申報範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17年12月,以智庫名義在中國境内正式出版或發表(含内部發行),以及未公開發表或出版但得到中央或當地黨委政府肯定性批示,進入決策并産生較大社會影響的應用對策類研究成果;合作類成果或以課題組名義申報的成果第一作者或課題負責人必須以智庫名義署名。
“中國智庫學術成果獎”的申報範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17年12月,以智庫名義在中國境内正式出版或發表(含内部發行)的學術研究類成果(包括著作、論文、研究報告等);合作類成果或以課題組名義申報的成果第一作者或課題負責人必須以智庫名義署名。
“中國智庫創新人才獎”的申報範圍是各類智庫的全職在崗工作人員,年齡不限(鼓勵中青年人才申報),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均可,申報人員應在學術、咨政、管理、外宣等某一個、或某幾個領域具有突出的表現;兼職、名譽類和離退休人員不在申報範圍内。
3.申報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4月23日,逾期無效。
4.申報方式
各申報單位選擇申報相應獎項,如實填寫《申報書》,《申報書》要求A4紙雙面打印,左側裝訂,并确保提交材料的内容真實有效,《申報書》加蓋單位公章後,連同相關證明材料報送社會科學處。證明材料無法獲取的情況,需提交情況說明,并加蓋單位公章。評獎工作領導小組最終确認參評申報的有效性,所有材料一經提交,無論是否入選,均由主辦方統一存檔,不予退還。
請各單位務必于2018年4月23日前将本單位申報材料紙質版4份(含2份原件,2份複印件)及電子版(以光盤形式提交)報送社會科學處。
聯 系 人:孟祥臣
聯系電話:85167299
E-mail:mengxiang@jlu.edu.cn
附件:1.中國智庫咨政建言獎申報書
2.中國智庫學術成果獎申報書
3.中國智庫創新人才獎申報書
社會科學處
201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