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申報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通知 [重要]
教育部辦公廳于近日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獎勵活動的通知》,對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評獎工作做出了安排。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是教育部為進一步繁榮和發展教育科學事業,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學工作者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切實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而舉辦的獎勵活動。 為便于我校教師申報該獎,社科處統一組織我校的申報工作。現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評獎範圍
1.凡列入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十五”規劃的各級各類立項課題均可參評。
2.未列入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十五”規劃,但公開發表和出版的教育科研成果,或不宜公開發表和出版但被決策、管理部門采用的教育科研成果,經學校推薦,可參加此次評獎。
3.凡已在往屆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評獎和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評獎中獲獎的成果不再參加本次評獎。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教育學科、心理學科)與本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實行統一評審。(已申報過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的成果無需再次申報)
4.對于已參加過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的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活動的成果,獲獎成果可參加此次評獎,未獲獎的成果不得參評。
5.參評成果限定在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間。
二、參評成果
1.已公開出版和發表的成果,包括著作、論文、研究報告等(不包括工具書、論文集、教材、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
2.不宜公開出版和發表,但已被決策、管理部門采用的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
三、獎項設置
本次評獎共設獎項300項,其中:
1.一等獎:30項(含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5項)
2.二等獎:90項(含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項)
3.三等獎:180項(含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項)
四、參評條件
對參評成果在指導思想、學術價值、應用價值、社會效益、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參評成果應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和應用性的特點,既反映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又能體現我國教育科學研究的最新水平。
基本條件是:
1.政治标準: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正确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
2.學術标準:學風端正,觀點鮮明,資料翔實,數據準确,論據充分,邏輯嚴密,方法科學,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要求。
3.社會标準:基礎研究成果學術上有所創新,理論上有所建樹,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概念或新方法,在探索重要理論問題、填補學科空白、為教育決策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等方面做出貢獻,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和學科建設,受到學術界廣泛的重視和好評。應用研究成果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對教育行政部門的重大決策提出具有重要價值的意見和改革方案,被吸收采納,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教改實驗成果已在較大範圍推廣,對于推動教育改革實踐,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取得明顯實效。
4.以反映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優秀成果作為獎勵的重點,并重視獎勵基礎研究以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優秀成果。
五、申報要求
1.本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采取個人或集體(課題組)申報與單位或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一個人或同一個集體(課題組)參評成果隻限一項。
2.署名多人的研究成果原則上由第一作者進行申報;
3.系列叢書隻能以單本著作獨立參評;
4.多卷本專著整體申報參評,不能單卷參評。
六、獲獎結果
1.獲獎成果名單由教育部予以公布,教育系統的獲獎成果,由教育部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2.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教育學科、心理學科)的高校系統獲獎者,與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并公布,獎金按照同一獎勵标準發放。
七、異議處理
1.自授獎成果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内為異議期。在異議期内,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布的授獎成果有異議,必須以書面形式向評獎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異議理由和事實根據,并寫明異議者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系地址(如需保密,請注明)。過期或不按上述要求提出的異議不予受理。
2.對于剽竊、弄虛作假的成果提出異議,不受異議期限制,一經核實,即撤銷獎勵,追回獲獎證書及全部獎金,并予以公布,取消當事人下一屆參評資格。
八、申報辦法
1.參評成果由申報者填寫《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申報評審表》,并附有關證明材料(包括規劃内重點課題成果鑒定材料、省級獲獎證書複印件、成果應用證明等)。
2.報送成果均要求一式7份(申報評審表1份原件、2份複印件,5份匿名活頁評審材料,參評成果7份)。同時發送電子版至zhangqian@jlu.edu.cn
九、申報時間
請各申報單位于2006年6月30日之前将材料送交社會科學處。
聯系人:張曉萌 張倩 聯系電話:5167056
附件:1、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
2、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申報評審表
社會科學處
2006年6月22日
有關附件請在“校内通知”處下載。
(東北亞研究院轉 2006年06月24日 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