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落實中共中央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精神,拓展東北亞研究視野。由東北亞研究院和國際政治研究所共同舉辦的“中國周邊外交新理念與東北亞研究新視野”學術座談會于2013年12月27日成功舉行。來自伟德victory東北亞研究院、公共外語學院、行政學院,吉林财經大學、長春師範大學以及省内多家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20多人與會,共同探讨的中國周邊外交新理念、周邊外交新戰略以及周邊外交與東北亞等前沿學術問題和課題。
座談會上,東北亞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慧智教授做了主旨演講,對周邊外交與東北亞的總體形勢進行了詳細分析,特别強調了朝鮮半島問題對我國以及東北亞地區的影響,認為應系統分析、綜合把握周邊局勢,提升研究機構的政策能力和研究水平。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海濤教授強調,周邊外交及其研究應重點把握好五個統籌關系,要進行綜合研究、立體研究;譚德峰副教授強調,我國正處于一個新的戰略轉型期,中國崛起中周邊外交是重中之重。巴殿君教授認為,中國的外交正處于擴大化和深遠化的階段,外交戰略由模糊轉向清晰,中國由參與轉向主導;張斌教授指出,民族主義正在不斷強化主權和利益,需要加強多領域實力,形成自态性威懾。姜延迪副教授主張,應強化新時期的海洋外交,充分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張玉國副教授指出,中國有戰略自覺也有戰略自信,中國周邊外交“大棋局”已初具雛形;高科教授指出,美國亞太再平衡對中國周邊外交提出新課題,中國的外交力面臨檢驗;王曉軍教授強調,軍事力量在推進周邊外交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應當統籌軍事、外交,形成良性互動機制。李雪威副教授指出,海洋外交空間廣闊,韓國海洋戰略經驗對中國也有可借鑒之處;娜日娜博士指出,中蒙關系是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的一個參照,信任赤字、曆史認知、現實矛盾的解決需要這樣的新理念和政策。徐博博士強調,在周邊外交新理念下,中國應加強文化對俄羅斯的影響,進而強化中國外交的親和力;郭銳副教授指出,“大周邊外交”是新時期外交的大方向,中朝關系應置于戰略視角予以審視。
學術研讨中,陳志恒所長、廉曉梅所長主持了論文的發表和讨論。崔健教授、任維彤博士、陳志國副教授、王學禮博士、姜紅博士、李永強博士等與會,并參加了點評和讨論。
座談會由國際政治所所長巴殿君教授主持。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龐德良教授緻辭,他強調作為學者、研究者我們有必要學習中央座談會的精神,有必要将這些精神作為研究的指南,更有必要思考我們究竟應該總結哪些經驗、怎樣總結經驗;研判何種形勢、怎樣研判形勢;統一什麼思想、怎麼統一思想;如何開拓未來,開拓怎樣的未來的、對于東北亞研究來說帶有重大性的、全局性的、戰略性的問題與課題。研究也需要有立體研究意識、多元研究意識、跨學科交叉研究意識、跨時空系統研究意識;也應秉持“親誠惠容”的精神,強化跨校、跨系、跨學科的綜合型、立體型、交叉型的研究,将東北亞研究提升到一個新階段、新境界。國際政治所副所長張玉國副教授做了會議總結,強調此次研讨會是一個高水平、高标準的、全面、系統的、成功的研讨會,與會學者的許多真知灼見顯示了學者敏銳的洞察力,東北亞研究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應把握形勢強化東北亞研究的學術生命力、政策貢獻力。
東北亞研究院研究生 李燊供稿